2004年,宏观调控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良好势头。展望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明确指出,宏观调控是一项长期任务。故高考复习经济史时应对此专题引起充分地关注。
[知识范围]
国家干预经济是指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参与,一般目的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且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干预的力度最大,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力度较资本主义国家大。中国古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及新王朝建立初期推行的休养生息政策;近代以来清政府的三次改革、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和计划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和当前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均属于国家干预经济范畴。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干预经济时期(14~18世纪末)、自由放任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宏观控制时期(20世纪30年代以来)等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国家在干预经济方面则经历了过分干预经济到调整经济政策两个阶段。
与20年来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相伴随,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在干预经济方面也先后经历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抑制需求型和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扩大需求型两个阶段。政府职能主要分为对内政治管理与经济管理和对外保卫与构建国家间关系等职能。以罗斯福新政为标志,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经历了以行政管理为核心和以经济干预为核心两个阶段。前者如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完善过程中,通过立法,不断扩大和完善民主法制;后者如政府加大对国家经济调整力度,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其中以二战后发达国家促进经济恢复和快速发展的措施为代表。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也不断减少对社会政治、经济等的管理力度,向宏观经济管理方向发展。如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措施、20世纪50-80年代东欧各国的改革内容等。
[试题范例]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联和美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原因。就美国经济政策对战后西方世界经济政策的影响,苏联经济政策对新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1993年全国高考历史新科目组卷)
〖答案〗苏联1921年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1927年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实行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是由于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情况,需要在一定限度内允许资本主义成分存在,恢复国民经济。在国民经济恢复取得显著成绩的情况下,为了消灭资本主义成分,建成社会主义社会,1927年后,苏联改变了政策;美国为了度过危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通过干预,缓和危机,发展经济的调整政策措施,为战后西方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起了积极作用。被固定下来的苏联经济政策在一段时期里和相当程度上被我国所仿效,其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中国国情,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
2.(英)C·莫瓦特主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指出:在1914年以前,大多数国家的政府感到越来越有必要对国内和国外的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在1914年以前,尽管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的尝试还不存在,但在经济内部实行计划或对其经济部门实行管理的尝试却不少。……20世纪的干涉主义(即国家干预经济)的历史来源于19世纪各种力量的结合。在经济内部采取的最早的行动,是从某些上层特权人物感到的不安和某些下层社会人物对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人所不能控制的市场力量、家庭贫困的循环无尽和对工业劳动条件进行的攻击开始的。
(1)指出上文阐述的基本观点。
(2)请举出19世纪初期,法国拿破仑政府干预经济的具体事例。
(3)指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模式开始的标志,其对经济干预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实质是什么?概括这种模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模式产生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5)依据(2)、(3)两问,指出1914年前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特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1)国家(政府)必须对经济进行干预。
(2)政府颁布《民法典》,保护大革命中所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秩序;发动对外战争,为本国资产阶级争夺世界市场;改革财政,创办法兰西银行;采取发放津贴和补贴的办法,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标志:罗斯福新政。具体体现:①利用国家的权威整顿金融,恢复经济秩序。②加强对工业生产的计划指导。③通过政府举办工程的形式,创造就业机会,刺激市场消费。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影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提供了一种模式,促成各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形成,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4)原因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和争夺的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和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发生;垄断资产阶级的不安;工人运动的发展;凯恩斯主义等经济学说的影响。
(5)前者以行政管理为核心,通过立法、以及对外战争等职能,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后者以对经济全面干预为核心,加大政府对国家经济调整力度,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思路拓展]
1.西汉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影响深远,试述西汉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表现,概括这种干预政策在当时的社会意义。宋、元政府的经济政策与西汉政府稍有不同,概括这种不同政策的影响。明、清(前期)政府沿袭了西汉的干预政策,概括这种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2.比较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后期经济政策的不同点,分析导致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清朝后期政府干预经济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概括中央人民政府在20世纪50、60年代干预经济的特点,分析导致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我国政府当前又是怎样干预经济的?
4.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不同点。概括这两种干预经济政策的深远影响。试述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影响,此时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干预政策有何特点?
5.举例说明19世纪70年代以前,英、法、美等国政府的主要国内职能。政府行使这些职能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
6.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主要国内职能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导致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原因。
7.从20世纪60年代东欧各国改革内容中,概括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转变对内职能的主要表现,这种政府职能的转变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当前我国转变政府职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